Elasticsearch SSL认证配置详解保障数据传输安全的关键步骤
海外云服务器 40个地区可选 亚太云服务器 香港 日本 韩国
云虚拟主机 个人和企业网站的理想选择 俄罗斯电商外贸虚拟主机 赠送SSL证书
美国云虚拟主机 助力出海企业低成本上云 WAF网站防火墙 为您的业务网站保驾护航
本文详细介绍了Elasticsearch SSL认证的配置方法,涵盖生成证书、配置节点加密通信及客户端身份验证等关键步骤,有效保障数据传输安全,通过启用SSL/TLS,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或篡改,提升集群安全性,适用于生产环境部署,是构建安全Elasticsearch系统的必要措施。
在现代企业级应用架构中,Elasticsearch 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分布式搜索引擎,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志分析、全文检索、实时监控、业务数据分析等关键场景,随着数据隐私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合规要求(如 GDPR、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日益严格,如何保障 Elasticsearch 集群内部节点之间及对外服务通信的安全性,已成为系统架构师和运维团队必须重视的核心议题。
启用 SSL/TLS 加密认证是实现数据传输安全的关键手段之一,它不仅能防止敏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或篡改,还能通过身份验证机制有效抵御非法访问和中间人攻击,本文将深入探讨 Elasticsearch 中 SSL 认证的工作原理、配置流程及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最佳实践,帮助读者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搜索与分析平台。
为何需要 SSL/TLS 认证?
Elasticsearch 默认以明文方式传输所有网络通信数据,这意味着节点之间的索引写入、查询请求、集群状态同步等操作均未加密,在跨网络部署(例如云环境、多数据中心互联)时极易受到监听、劫持甚至恶意篡改的风险。
尤其是在公网或不可信网络环境中,若未开启加密措施,攻击者可通过嗅探工具轻易获取原始数据,包括用户行为日志、业务指标、身份信息等高敏感内容,造成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缺乏身份验证机制还可能导致未经授权的节点加入集群,引发“影子节点”问题,破坏集群稳定性与数据一致性。
通过启用 SSL/TLS 协议,不仅可以对通信链路进行端到端加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还可结合数字证书实现双向身份认证(mTLS),杜绝非法客户端接入或伪造节点冒充,从而全面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SSL/TLS 认证的核心组成
要在 Elasticsearch 中实现完整的 SSL/TLS 安全通信,需理解以下几个核心组件及其作用:
- 证书颁发机构(CA, Certificate Authority):负责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的可信实体,建议在企业内部部署私有 CA,用于为集群节点和客户端签发受信任的证书,避免依赖公共 CA 带来的管理复杂性和安全风险。
- 节点证书(Node Certificate):每个 Elasticsearch 节点都应持有由 CA 签发的唯一证书,用于在集群内进行相互身份验证,这是实现节点间安全通信的基础。
- 客户端证书(Client Certificate,可选):当启用双向 TLS(mTLS)时,客户端也需提供有效证书,服务器会验证其合法性,确保只有授权的应用或用户才能访问 REST API 接口。
- Keystore 与 Truststore:
- Keystore:存储本节点的私钥和自身证书链,通常采用 PKCS#12 或 JKS 格式,用于在握手过程中向对方证明身份。
- Truststore:存放受信任的 CA 证书列表,用于验证接收到的远程证书是否由合法 CA 签发,防止伪造证书欺骗。
正确配置 Keystore 和 Truststore 是实现 SSL/TLS 成功运行的前提,二者分工明确:Keystore 用于“出示身份”,Truststore 则用于“识别他人”。
配置 Elasticsearch SSL/TLS 的详细步骤(适用于 8.x 版本)
以下是在 Elasticsearch 8.x 环境中启用传输层与 HTTP 层 SSL/TLS 加密的标准流程,适用于单节点测试环境或多节点生产集群。
生成 CA 证书与节点证书
Elasticsearch 内置了强大的证书生成工具 elasticsearch-certutil
,可快速创建自签名 CA 及节点证书,极大简化了初始安全配置过程。
首先生成私有 CA 证书:
bin/elasticsearch-certutil ca --name my-internal-ca --ip 192.168.1.10 --out config/certs/my-ca.p12 --pass ""
随后基于该 CA 为各个节点生成证书:
bin/elasticsearch-certutil cert --ca config/certs/my-ca.p12 --ip 192.168.1.10,192.168.1.11,192.168.1.12 --dns node1,localhost --out config/certs/nodes.p12 --pass ""
上述命令将生成一个包含多个节点证书的 PKCS#12 文件(nodes.p12),建议将其拆分为独立的 keystore 和 truststore,或将所有证书合并至统一的信任库中以便集中管理。
配置 elasticsearch.yml 启用传输层加密
编辑每个节点的主配置文件 config/elasticsearch.yml
,添加如下安全相关设置:
xpack.security.enabled: true xpack.security.transport.ssl.enabled: true xpack.security.transport.ssl.verification_mode: certificate xpack.security.transport.ssl.keystore.path: certs/nodes.p12 xpack.security.transport.ssl.truststore.path: certs/nodes.p12
说明:
xpack.security.enabled: true
:启用 X-Pack 安全模块,这是使用 SSL/TLS 的前提。transport.SSL.enabled
:开启节点间通信的 TLS 加密(默认端口 9300)。verification_mode: certificate
表示仅验证证书有效性,不强制校验主机名;如需更高安全性,可设为full
以启用主机名检查。
启用 HTTP 层 SSL(REST API 加密)
为了保护通过端口 9200 暴露的 RESTful 接口,还需配置 HTTP 层 SSL,可单独生成用于 HTTPS 的证书:
bin/elasticsearch-certutil http --cn es-node --ip 127.0.0.1 --out config/certs/http.p12 --pass ""
然后解压并提取出 keystore 所需内容,再更新配置文件:
xpack.security.http.ssl.enabled: true xpack.security.http.ssl.keystore.path: certs/http.p12 xpack.security.http.ssl.truststore.path: certs/http.p12
重启后,所有对 https://<host>:9200
的访问都将通过加密通道完成。
重启服务并验证配置结果
完成配置后,依次重启各节点的 Elasticsearch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elasticsearch
使用 curl 测试 HTTPS 连接是否正常(假设已导出客户端证书):
curl -k --cert client.crt --key client.key https://localhost:9200 -u elastic:your_password
若返回类似以下响应,则表明 SSL 配置成功:
{"name":"node-1","cluster_name":"my-cluster",...}
也可通过浏览器访问 HTTPS 接口,查看证书信息是否正确加载。
最佳实践与安全建议
为确保 SSL/TLS 部署长期稳定且符合安全规范,建议遵循以下最佳实践:
- 加强 Keystore 保护:为 keystore 设置强密码,并在配置文件中使用
keystore.secure_settings
存储密码,避免明文暴露。 - 定期轮换证书:制定证书生命周期策略,建议每 6–12 个月更换一次证书,降低私钥泄露带来的长期风险。
- 启用主机名验证:在生产环境中应将
verification_mode
设为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