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21年致同客户沙龙——新格局下的资本市场机遇”在上海举办。致同审计合伙人倪军接受大公报专访,针对中概股回流、科创板与创业板上市融资高潮以及香港国际融资市场地位等热点问题发表富有见解的观点和看法。
在美股市场环境及内地监管环境双双变化背景下,部分中概股开始回流,在内地或香港实现 “二次上市”。对此,致同审计合伙人倪军指出,无论从市场包容度,抑或是开放性看,中概股回归或是大趋势,目前回归的中概股基本都是大品牌企业,未来一些中小市值的中概股也可能选择“回流”。
倪军表示,致同成立至今已有 40年,目前在香港、内地均有强大的专业服务团队,并拥有完善的国际服务网络,以及遍布20余国的中国事业部资源,这些足以实现不同市场在专业准则上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今年上半年, A股共有248家企业实现IPO,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各有87家,募资额分别达717亿元和536亿元,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具成长力的两个板块。
对此倪军分析,较之主板市场,科创板、创业板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度更高,加之其市场化的机制,企业市盈率也较高,因此上半年两大板块 IPO募资规模较高,这与板块特性亦有一定联系,“科创板上市企业多为‘硬科技’公司,相信科创板融资未来将继续保持高位”。
同时,针对港股市场,倪军留意到,港交所新上市制度今年已进入第三年,因该制度允许具有 “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新经济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以及符合资格的公司在香港市场进行“二次上市”,因此越来越多新经济企业抱团赴港上市,香港市场亦为这些新经济企业营建了可供其发展与投资的良好生态系统,预计香港资本市场活跃度将续提升,健康医疗、生命科学、金融科技等新经济板块新股上市势头将会更强劲。
行业热点方面,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惠琦直言,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逻辑料聚焦投资、消费,就资本市场投资而言, “硬科技”、“碳达峰、碳中和”、“消费”等赛道均值的关注。他解释,无论从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还是微观市场层面的企业发展,都在强调“科技驱动”,政策端亦不断引导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因此“硬科技”始终值的关注,“科创板作为‘硬科技’行业专门的上市融资板块,未来该领域的企业上市料更流畅”。
“碳减排”方面,李惠琦续称,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均持续升级,国家也提出了具体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该目标相关的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等未来值得关注。至于消费领域,可关注“新国货”概念,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正从“世界工厂”转向“全球消费中心”,未来料有更多消费行业企业快速崛起并实现资本化。
李惠琦补充说,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巨头和各类金融机构,都需要为服务实体经济作出贡献。鉴于此,未来资本或加速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上市公司的价值亦会由此加速分化,内地资本市场有望走向更理性的价值投资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来自互联网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ts@56dr.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Copyright © 2009-2021 56d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网科技 版权所有 珠海市特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6109289号
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万网) 域名服务机构:烟台帝思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DNSPod) CDN服务: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